2012年6月4日 星期一

傳瓦,我們傳了甚麼?


  2012年在大安區古風里以「傳瓦」活動的方式,號召了兩百多人協助保存瓦片。里長花費了許多時間,協調了軍方(瓦片來源的土地權屬機關)、台灣大學(瓦片暫放的土地權屬機關),以及挨家挨戶的敬告活動當天的訊息。
鐵皮一打開,我們驚見裡頭原設停車場空間的趣味性。廣大的社區空地,原來充滿驚奇,地面上以塗鴉的方式畫滿了街角人物的圖像,每一個人的動作、姿態、生活面貌都如此不同,就彷彿我們的社區一般。若不是這場傳瓦活動,我們也無機會去認識這些在這裡生活的居民們。


我們詢問里長,為甚麼這處老房子會想要爭取拆除,變成綠地?
原來,居民在不同階段受到環境的影響,態度隨之轉化。「原本週邊里民是反對變成綠地的,他們說:『不要不要,如果變成空地,到時候師大夜市的人潮、攤販為了躲避警察,都會躲到這裡來,影響住家環境。』」過了一陣子,卻就有居民跑來跟我說:「里長,我受不了了,老房子沒人住以後,屋頂已經坍塌沒有人修理,滋生許多跳蚤,很恐怖!」


社區的環境不斷的動態發展。居民從寧可不要綠地,到後期隨著師大夜市問題的處理,轉而支持房舍拆除、綠化。「我已經跟里民說好了,這裡以後不會設座椅甚麼的,因為他們怕吵!」居民們為了要居家環境的安寧,認為連綠地都是會帶來吵雜的公共設施。


我們認為這不是解決根本問題的方法。民眾往往因為預期擔憂,而選擇放棄擁有公共空間的生活可能。但仔細想想,這樣的空間是全體市民的,從各方面來看,可以創造生態、提供環境教育、提供老年人療癒交誼的空間等。如何積極面對這些會衍生出來的課題,是目前除了設計以外,還需要廣邀居民共同參與才可能激發新生的機會與創意。

從這個活動的過程來看,值得釐清的是,並非是所有「非古蹟或歷史建築」的老房子都鼓勵以社區參與的方式進行拆除,而社區是經過幾次的轉化、協調、折衝等過程,才決定採取老屋拆除、保留局部設施、轉化變成綠地再利用。

因此,事前的理解、溝通,陪著地方一起成長,這是真正能轉化環境的契機。我們與里長參與討論,將整件事情的發展過程整理起來。




傳瓦當天下著雨,忽大忽小,令人擔憂。居民們興致勃勃,摩拳擦掌等待接瓦的任務!週邊社區包括龍泉里、古莊里,以及大安社大等單位都組團來報名。

這樣的都市風景難得可貴。很難想像,在師大夜市這個白日寧靜,入夜才人聲鼎沸的地區,卻在星期六的一大早,便熱鬧了起來。整個巷道不是消費性的活動,而是市民想要參與在環境營造的心聲。
















人說這裡以前是個「町」,不知是不是錦町的範圍?生活在町的感覺我們皆沒機會親臨,然而,在這個早晨,老老少少,扶老攜幼的景象,不論是為了領樹苗、再生土,或是餐盒等動機,或是對於活動的認同,這個感覺,令人難忘。


回到整件事的起點,還是得釐清究竟我們參與了甚麼樣的事件,想要推向哪裡去?
附上此份活動籌備的輪廓圖,提供大家思索,老房子何去何從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